主教楼
东侧体量较小的是主教楼,又称天主堂公署,外廊式两层建筑。这里曾是芜湖代牧区首任主教胡其昭和继任主教蒲庐的寓所及办公场所。楼旁种植的九株广玉兰,现已被市政府公布为名木古树。
主教楼与西面的修女楼相隔约10米距离,主教楼坐南朝北(略偏东),砖混结构,建筑平台为长方形。通面阔27.85米,通进深15.78米,建筑面积1611.9平方米。其一二层的平面布局比较规整,也大体相同。中部为廊,两向是房间。楼梯设在西向的南边,木质栏杆。室内没有太多装饰。该楼外墙以及檐下、腰线、门窗头、窗台等处皆用清水青砖砌筑。主教楼的主入口设在北侧,次入口设在南侧,主、次入口均有道路相通,往来十分便捷。
该建筑从外面看是两层,但实际上是四层。一二层是建筑的主功能区,建筑面积约860平方米,主教楼的屋顶隐着一层阁楼,一楼下还有与主体建筑同样面积的半地下室。
主教楼的屋顶为四坡顶,上铺机制红瓦,木质人字形屋架。屋顶的四面均有老虎窗。其中东西面各有一个老虎窗,南北面各有四个老虎窗。这些老虎窗均为严格对称分布,此举适合芜湖潮湿的江南气候,利于建筑物内部的通风和干燥,对保护木结构也有益处。
主教楼东端设有以立柱支撑的长方形外廊,兼起阳台作用。柱上端的横梁略呈弧形,立柱之间安装水泥栏杆,巧妙地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的外廊空间。外廊南侧建有台阶。在芜湖仅存的西洋建筑中,有9栋建筑为外廊式建筑,单侧型外廊式建筑仅有主教楼这一处。
圣母院楼
西侧体量较大的是圣母院楼,又称修道院、修女楼,是当年修女学习、布道之所。芜湖历史上著名的女内思学校也曾设于此楼内。圣母院楼坐南朝北,总体呈“工”字形布局,券廊式建筑,体量较大,包括半地下架空层共有四层,整体建筑中间向南凸出,以中楼为轴线,东西对称。修道院南北深约32.75米,东西宽约77.47米,占地面积1054平方米,建筑面积4217.36平方米。架空层下沉0.7米,层高约2.3米。建筑北向设有大门三樘,门前均有石台阶,正门设于建筑的中轴线下,门两侧镌刻着一副对联:博学济世,厚德载知。楼门前的台阶两侧装有石质栏杆。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近200平方米的大厅,原为礼拜堂。附有东西走向的内走廊,宽2.1米。圣母院楼内的走廊也极富变化,在一楼,走廊设在北侧,为封闭的外走廊。到了建筑的二三层,走廊的位置移至中间,房间则分列两侧。这种建造形式在芜湖及其周边地区的西洋建筑中甚为少见。一楼走廊尽头各有平面外伸、与中楼两侧形成“T”字形,还设有宽大的楼梯间,石砌楼梯上通阁楼,下通架空层。中楼位置南向突出,平面矩形,整齐严谨。第三层北向中部尚有一座木楼梯,专用于上下阁楼层。阁楼层的内部分隔较少,是一处面积近千平方米的相对封闭的大空间,仅在屋顶设有七个老虎窗,因此采光、通风相对差一些,只能作为储藏空间。
作为一幢西洋建筑,圣母院楼在建筑学上也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圣母院楼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在当时属于非常先进的建筑工艺。建筑以柱梁为骨架,多用拱券,将建筑物的压力分解到柱子上,力学原理运用十分到位。建筑底层架空,结构形式安全可靠,兼有隔潮、通风、降噪等作用。外墙用青砖与红砖相间砌筑,端庄凝重。这幢建筑从外观到结构,从建筑环境的选择到建筑材料的使用,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具有独到的建筑技术表现形式,在结构设计和建筑工艺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我市资深建筑专家葛立三认为:芜湖的这处圣母院旧址,除了建筑技术上有独到之处,在建筑艺术上更是可圈可点。其一,整个建筑采取对称式设计。为使长达77.47米的建筑不至单调乏味,立面上采用了“五段式”构图处理,平面上相应地采用“王”字形布局,也满足了使用功能的需要。其二,北面主立面的中部突出形体处设主入口,用4根通高的扶墙柱将墙面分成三段,顶部设计为类似马头墙造型的四步式平斜结合的山尖,既突出了主入口,又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其三,主入口大门处,门前有十几步的大台阶,大门两边设有西式立柱,门顶设有多线条的尖拱,门上二层又有起拱很小的4个连续拱窗。使主入口显得十分明显而精致,且有一定气势。其四,在建筑色彩上,大面积的主基调是青灰色清水砖墙,檐下、腰线、门窗顶、窗台等处则用清水红砖跳砌成横向分隔线条,局部还有红砖作齿形、三角形等重点处理,整个建筑看上去既稳重又有生气。
包括圣母院旧址在内的芜湖这些近代西洋建筑,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性,也是芜湖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是推动芜湖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研究芜湖近代史的重要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