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公所博物馆焕新而来。
白墙黛瓦,淡墨轻岚。
层层叠落的马头墙,给保定老城区西南隅别样的视觉冲击。秋色斑斓,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色的古街道兴华路,与承载着保定独特历史文化内涵的建筑群淮军公所博物馆(中国古戏楼博物馆)相互映衬。
在这里,百年前的建筑风貌此刻重现,给一座北方古城增添了悦目的一抹绝色。
白墙黛瓦尽显徽派建筑的精巧秀美。
百年建筑的焕新而来
淮军公所博物馆(中国古戏楼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淮军公所,而建立的一座集展览展示、园林观赏、剧场观演、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文博场所。作为第六届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项目观摩点位,一个经过135年岁月洗礼的代表性建筑群,通过修缮和更新,近日以新的光彩再现于世人眼前。文旅大会后,将面向公众试运营。
建筑群南北兼容,别具一格,规模宏大。前为精巧秀美的徽派建筑,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清代徽派祠堂建筑群;后为古朴浑厚的北方风格。
走进精心修缮的建筑群细观之,处处离不开一个“精”字。
尤其是木雕、砖雕、石雕三雕骈美的鬼斧神工,无不传神。将三雕艺术演绎到淋漓尽致的,当属公所建筑精华——戏楼。这是国内现存最大的清代封闭式戏楼、中国戏楼的代表性遗存,正房一层南轩廊极为考究的彩画装饰为戏楼少有,北面枋上的泥金浮雕传神地刻画出传统戏曲、民间故事及宴饮等生活场景,柱础石周围雕刻每一根、每个面的内容均不同……
令人注目的,还有后院的垂花门。门为月亮门,上有门楼,下边的戗柱为透雕的狮子滚绣球,两个垂柱为花篮形,中间的倒挂楣子满刻花鸟极为别致,上边的屋脊高高翘起,看去玲珑剔透。整个门楼得到国家古建筑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称之为国内非常好的垂花门设计。
保留较好的垂花门被国家古建专家称为国内非常好的垂花门设计。
一砖一瓦的原版打磨
昔日隐没于市井弄堂,如今再度惊艳亮相,背后的艰辛不言而喻。
在修缮中,让建筑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风貌是最大的难点,也是这里修缮项目最大的亮点。淮军公所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康广河告诉记者,从砖瓦门窗,到结构布局,修缮团队都尽量予以保留或还原。
“一刀一刃、一榫一卯、一抹一砌,每个细节的背后都充分体现了那时艺人们深邃的生活感悟,丰富的艺术情趣,强烈的审美追求。”康广河说。
他还举例,戏楼廊道的穹顶修缮后,特地邀请20多家此前搬迁的住户来到现场,反复比对确认,尽力恢复原来的样式;再说垂花门的修复,国家级、省级古建筑专家进行了全程指导、把关;而戏楼里拢音和扩音兼具的螺旋藻井、精致的雕花、进口的木桁架等细节的修缮,无不展示着用料之考究、工艺之精湛。
康广河说,还有曾经门前一对儿石狮子,由老照片发现、经多方找寻,已确认石狮子的现今位置,现在终于有机会归位。
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主题展览展示古戏楼历史变迁和保定戏曲文化。
戏台顶部的螺旋藻井大气磅礴,又兼具拢音、扩音功能。
戏韵悠悠激活百年戏楼。
魅力无限的文旅场景
崭新的建筑群,更新升级。
这里,设置了中国古戏楼历史变迁、保定戏曲文化和淮军公所建筑艺术三个主题展览,将在开馆后尽情展示人间百态、戏楼千秋,展示南北融合、徽风京韵。
这里,将是戏曲培训中心,未来可承接学术讲座等活动;这里,还是国际戏剧交流中心,供戏剧爱好者交流、品茶的绝佳场所;这里,还有医术体验区、非遗项目展示……
数字赋能新文旅,活化利用新体验。更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的“跨界”,添力这里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在智慧保护维度上,运用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每一栋文物建筑进行了高精度采集,用时6个月完成11处文物建筑、131处建筑构件的文物高保真三维模型制作,构建形成博物馆的文物数字资源体系。
月亮门雕刻工艺精巧入微。
北方四合院的建筑式样一派古朴浑厚。
而在为游客带来全新参观体验上,园林区打造了“和润公所”数字体验馆和“美蕴保定”沉浸式体验馆;戏楼墙面的二维动画灵活生动再现了六朝时期演出场景;月亮门券门处可通过AR眼镜,让游者看到极具趣味和创意的动画内容,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如今,历经百年变迁,这里站上了“历史保护、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市民共享”的新起点。可以期待的是,完整版的淮军公所博物馆(中国古戏楼博物馆)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方文化展台,演绎着历史的沧桑,讲述着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拓展百姓身边的文化圈、艺术圈,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提供文化滋养。